本品为棕红色的液体;味辛、微苦。
【成份】板蓝根、石膏、芦根、地黄、郁金、知母、石菖蒲、广藿香、连翘。辅料为蔗糖、蜂蜜、环拉、酸钠、桔子香精、羟丙基倍他环糊精。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祛湿、凉血解毒。用于风热感冒,温病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,流感、腮腺炎病毒感。
【包装规格】每支装10毫升。
【用法用量】口服,一次10ml,一日2~3次(早饭前和午、晚饭后各服一次)。
【产品优势】全国销量领先,药典标准制定者 全国十大感冒药之一,感冒中成药前三;纯中药,毒副作用少,不含麻黄碱 口感好、味甜,易服用,适合儿童使用;卫生部2010版《手足口病诊疗指南》指定用药,被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《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指南》、广东省卫健委家庭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清单;红眼病:在滴眼药水同时加服香雪抗病毒能缩短疗程。
本品为灰白色的片;气芳香,味甜微苦。
【成分】化橘红、陈皮、枇杷叶、桔梗、紫苏子、甘草。辅料为蔗糖、淀粉、硬脂酸镁。
【功能主治】止咳化痰,用于咳嗽痰多。
【规格】每片相当于生药0.416克。
【用法用量】口服,一次2-3片,一日3-4次。
【产品优势】纯中药,用药安全,全年龄段适用。清肺热效果显著,易于携带!
本品为棕色的液体;气微,味甜。
【成份】六神曲(炒焦)、焦山楂、焦麦芽、焦槟榔、醋莪术、三棱(麸炒)、大黄、炒牵牛子。辅料为蜂蜜、苯甲酸钠。
【功能主治】消食化滞,泻火通便。用于小儿胃 热停食,脘腹胀满,恶心呕吐,烦躁,口渴,大便干燥。
【包装规格】管制口服液包装。每盒装10支。
【用法用量】口服,3岁以上每次10毫升,一日2次。
【产品优势】含中医消食名方“焦三仙”,为纯中药制剂口感好,清热消食,见效快,预防感冒,提高免疫力。
本品为浅棕黄色至棕褐色的颗粒;味甜、微苦。
【成份】板蓝根,辅料为蔗糖、糊精。 无蔗糖型辅料为糊精、甜菊糖。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解毒,凉血利咽。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、口咽干燥。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。
【包装规格】每袋装10克(相当于饮片14克)
【用法用量】开水冲服。一次5~10克,一日3~4次。
【产品优势】首个在英国以治疗感冒为主要适应症的中成药注册并获得 MHRA 批准上市的产品。
本品为黄棕色至棕褐色的颗粒;味甜。
【成份】夏枯草、野菊花、桑叶。辅料为蔗糖。
【功能主治】清肝明目,疏风散热,除湿痹,解疮毒。用于风热感冒,目赤头痛,头晕耳鸣,咽喉肿痛,疔疮肿毒等症,并可作清凉饮料。
【包装规格】每袋装10克。
【用法用量】口服,一次10~20克(1~2袋),一日3次。
【产品优势】药方源自于清代吴鞠通《温病条辨》的经典组方“桑菊饮”,优选大别山野菊花入药,效果更出众;组方药材遵循药食同源,冷水即可溶解,居家必备清凉饮品,具有清肝明目、疏风清热、美容养颜之功效。
本品为黄棕色至红棕色的澄清液体。气香,味酸甜、微苦。
【成分】红参、麦冬、五味子。辅料为三氯蔗糖、羟苯乙酯。
【功能主治】益气,养阴生津。用于气阴两亏,心悸气短,自汗。
【用法用量】口服。一次10毫升,一日3次。
本品为无色至微黄色液体。
【成分】本品每10毫升含肌苷0.2克,辅料为蔗糖。
【用法用量】口服。成人一次10~30毫升,儿童一次5~10毫升。一日3次。
【适应症】用于急、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。
【规格】10毫升:0.2克。
【产品优势】OTC用药,口服液剂型,吸收快,老人儿童服用优选,味甜口感好,用药依从性高,工艺领先,品牌保证。
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学城金峰园路2号
020-22211555